万维钢,前物理学家,现科学作家,著有畅销书《万万没想到》《智识分子》《高手》《你有你的计划,世界另有计划》。
课程亮点
得到口碑课程,是连续四季有10万+学员追随的课程,也是得到第一个更新到第五季的年度专栏。 这是第四季的全部内容。 万维钢每天为你追踪西方精英在经济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管理学、哲学、科技、商业等领域的思想新突破,在消化理解、触类旁通之后,用中国读者习惯接受的方式分享给你。 《万维钢·精英日课》前三季深度解读了70多本英文新书,很多书都是经专栏解读后被引进到了中文世界,加快了中国图书出版和世界同步的速度。 第四季深度解读了《上游思维》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《我们如何学习》《不可能的技艺》等10+本英文新书,介绍了80+篇来自英文世界的新知、新思想,交付了《量子力学》《科学思考者》等系统性专题,帮你建立自己的结构化知识体系。在完更后,还第一时间加餐解读了《思考,快与慢》作者丹尼尔·卡尼曼的新书《噪声》。 《精英日课》不仅是一个读书专栏,更是一个探索专栏。我们想要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有所认知。当今那些活着的科学家、思想家和企业家,我们看看有谁厉害,就解读他们的书,讨论他们的文章,了解他们的思想。 《精英日课》适合每一个爱智求真的人。
课程大纲
-
发刊词(1讲)
- 发刊词:“士”的三个境界
-
《上游》(13讲)
- 我们把治未病、防患于未然的思路称为“上游思维”。这本书通过大量的访谈和调研和真实的案例,告诉你上游问题到底有*多么*重要,以及掌握上游思维的三个前提和七个办法。
- 《上游》1: “上工”如何“治未病”
- 《上游》2:“士”与上游思维
- 《上游》3:人有近忧,必无远虑
- 《上游》4:系统问题,系统解决
- 《上游》5:支点和预警
- 《上游》6:官僚系统的悖论
- 《上游》7:摸着石头过河
- 《上游》8:谁买单?
- 《上游》9:你面对的世界(完)
- 问答:怎么选择最佳的成长路径?
- 问答:怎么对待“假警报”?
- 问答:怎么区分“居安思危”和“杞人忧天”?
- 特别放送:打造你的上游能力
-
《你当我好骗吗》(14讲)
- 这本书颠覆了“乌合之众”的说法。不是人们愚蠢到真的相信了什么东西,而是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利。人们“相信”,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。
- 相信的科学1:世人是那么好骗的吗?
- 相信的科学2:最高级的交流策略
- 相信的科学3:我们真的很机警(上)
- 相信的科学4:我们真的很机警(下)
- 相信的科学5:宣传和广告有用吗?
- 相信的科学6:谣言和假新闻
- 相信的科学7:博弈出来的迷信
- 相信的科学8:怎样当“大师”
- 相信的科学9:黑暗知识(完)
- 问答:“经济学”和“行为经济学”的区别
- 问答:怎么理解人们会被谣言煽动?
- 问答:科学和“大师”的区别
- 特别放送:世人是那么不好骗的吗?
- 特别放送:开放的机警
-
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(11讲)
- 真实的航天是个什么事业?火箭科学家都有哪些思维方式?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做事的方法和经验教训?这本书用最新的案例,提供了宝贵的内部视角。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1:探险的事业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2:马斯克为什么能用第一性原理?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3:登月思维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4:解决者和执行者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5:证伪你自己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6:压力测试
- 《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》7:成败的迭代(完)
- 问答:冗余和安全边际区别在哪?
- 问答:“准备充分”的“边界”在哪里?
- 问答:宇宙会有中心点吗?
- 特别放送:火箭科学家的思维方式
-
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(13讲)
- 人们之所以觉得创新停滞,是因为力量还在积蓄当中,而现在时机已经到了。技术怎样融合,怎样加速,又如何改变人和社会?从衣食住行到思维方式,技术在10年内到底能带给人类什么转变?我们又该怎么做呢?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1:技术的融合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2:基础技术的加速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3:促进加速的加速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4:购物和广告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5:娱乐和教育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6:长生不老是个技术问题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7:保险和食物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8:从“稀缺”到“可得”
- 《未来比你想的快》9:大迁徙(完)
- 问答:为什么未来很难预测?
- 问答:气味可以数字化吗?
- 问答:科技越来越发达,人类生存的意义何在?
- 特别放送:未来到底有多快
-
《我们如何学习》(13讲)
- 这本书的特色是学习的底层原理。作者结合了脑神经科学、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,告诉我们关于学习的最新研究进展。他提出了四个学习原则,了解了底层原理,你会更加坚定、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。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1:学习的机器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2:规则和假设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3:宝宝自身具足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4:学习是生理现象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5:旧脑的新用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6:电子游戏能提高专注力吗?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7:“积极”是多积极?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8:要测验,不要名次
- 《我们如何学习》9:睡眠黑客(完)
- 问答:知识是“习得”的还是“回忆”的?
- 问答:为什么不要“一心多用”?
- 问答:想学认知神经科学,该报什么专业?
- 特别放送:学习究竟是什么?
-
《恍惚在思考中》(11讲)
- 这本书说的是如果你不是为了什么别的目的,而是为了学习本身而学习,那是一种什么状态。
- 思考的乐趣1:为学而学
- 思考的乐趣2:读书人与密室
- 思考的乐趣3:智识有方向
- 思考的乐趣4:哲学和财富
- 思考的乐趣5:“为了体验而体验”好吗?
- 思考的乐趣6:才华和野心
- 思考的乐趣7:书生与社会(完)
- 问答:“密室学习”会不会导致“闭门造车”?
- 问答:先学赚钱还是先做学问?
- 问答:有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“大道”?
- 特别放送:高观点下的“学习”
-
《灰色企业家和未来的治理》(6讲)
- 企业家的本能是创新。而政府的本能,则是管制。企业家为了搞创新,常常不得不躲避政府的管理。这本书用一个平视企业家、俯视政府的视角,探讨了自由和可控之间这条线应该划在哪里。
- 灰色企业家1:法规黑客
- 灰色企业家2:法规是怎样积重难返的?
- 灰色企业家3:有一种反抗叫退出
- 灰色企业家4:共治时代(完)
- 问答:“先斩后奏”的边界在哪里?
- 特别放送:控制与创新
-
《西方怪人》(19讲)
- 西方到底为啥强?科学和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方?为什么是西方开启了现代化?这本书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。西方人的心理,不“正常”。
- 《西方怪人》1:历史的偶然
- 《西方怪人》2:个人主义之种种
- 《西方怪人》3:“人性”是从哪来的?
- 《西方怪人》4:通往前现代化国家之路
- 《西方怪人》5:宗教的演化
- 《西方怪人》6:教会的天才操作
- 《西方怪人》7:一夫一妻制之下的佛系男人
- 《西方怪人》8:怎样让陌生人交易
- 《西方怪人》9:社会公德来自自由竞争
- 《西方怪人》10: “时间就是金钱”
- 《西方怪人》11:黎明将至
- 《西方怪人》12:欧洲科技如何反超中国?
- 《西方怪人》13:东方和西方(完)
- 问答:看汉字和看字母的大脑,一样吗?
- 问答:“母系社会阶段”是怎么回事?
- 问答:为什么宋朝的进步趋势被止住了?
- 问答:为什么外部压力会增强内部团结?
- 问答:程朱理学为什么诞生在宋朝?
- 特别放送:到底什么是西方怪人?
-
《金钱心理学》(13讲)
- 这不是一本讲投资理财技术的书。作者的特点是他喜欢探索历史的规律,能结合历史和时代背景考察事情。他的视角很大,会用数据讲宏观的东西,然后探索宏观趋势对个人的影响。这本书也许能让你对投资理财的事儿有一些更根本的认识。
- 《金钱心理学》1:你的经历和你的行为
- 《金钱心理学》2:炒股致富只有两条路,以及,巴菲特不做什么
- 《金钱心理学》3:寻宝者思维
- 《金钱心理学》4:把自己当作变量
- 《金钱心理学》5:历史是总在重演吗?
- 《金钱心理学》6:尽信书不如无书,以及,“价值投资”还可行吗?
- 《金钱心理学》7:为什么上进的人都活在对自己的失望之中?
- 《金钱心理学》8:短期主义有什么道理,以及,既然知道要灭亡,为何还那么疯狂
- 《金钱心理学》9:你的情况不一样(完)
- 问答:“高频交易”到底是什么?
- 问答:抄巴菲特的作业可行吗?
- 问答:选择长期主义还是短期主义?
- 特别放送:重新认识投资理财
-
《让世界讲得通》(9讲)
- 这本书提供了10个统计学的法则和教训,但是在技术上很柔软,一个公式都没有,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数学。但是在思想上,作者有个强硬的立场:统计学是用来帮你发现真相的,而不是用来捣乱的。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1:统计学的武德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2:虫的视角和鸟的视角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3:统计是数学题还是语文题?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4:怎样像强者一样看科学论文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5:审查「大数据」
- 《让世界讲得通》6:比「狐狸」厉害的人(完)
- 问答:全球变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?
- 问答:为什么应该读新书?
- 特别放送:统计学的十个法则
-
《火线上的适应》(13讲)
- 现代战争应该怎么打?现代的士兵应该怎么带?怎么处理跟占领区人民、跟盟友、跟国内媒体的关系?美军一直在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,对美国公司的管理有深刻影响。读这本书相当于读管理书,学到的是做事方法和领导力。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1:最严格也是最灵活的组织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2:以哪个理论为指导?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3: 一边打,一边改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4:战术领导力和战区领导力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5:自下而上的变革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6:前方需要用,后方不给买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8:未来战争什么样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7:借刀杀人
- 《火线上的适应》9:怎样准备打仗(完)
- 问答:为什么英雄人物总在某一时期一起涌现?
- 问答:为什么大组织做不到“深谋远虑”?
- 问答:为什么“最优解”不是“终极解”?
- 特别放送:跟军队学变革
-
《重新思考》(12讲)
- 这本书说的“重新思考”大约相当于是对事物的“重新定性”。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“改变想法”,而是如何打开思维,改变对一个事物的认识。
- 《重新思考》1:你可以重新以为你以为的
- 《重新思考》2:既承认错误,又维持自信
- 《重新思考》3:两种冲突,两种争论
- 《重新思考》4:五个谈判要点
- 《重新思考》5:要劝说,先倾听
- 《重新思考》6:怎样用高姿态谈论绝交话题
- 《重新思考》7:开放社会及其敌人
- 《重新思考》8:重新思考人生(完)
- 问答:什么情况下需要“重新思考”?
- 问答:要战胜人类辩手,AI需要改进什么?
- 问答:什么是“现代人”?
- 特别放送:什么样的证据,才能让你改变想法?
-
《不可能的技艺》(11讲)
-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《盗火》的续集或者实践操作版。作者创办了一个叫做“心流研究社”的机构,召集了一帮人,专门研究如何提升人的巅峰表现。这本书就是这个机构的心法秘籍,比如极限体育、超人式学习、石破天惊的创造力、偏执狂式的商业能力等等。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1:好奇心、热情和目的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2:目标、挫折和恐惧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3:超人学什么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4:超人怎样学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5:三个创造力神经网络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6:创造力的副作用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7:心流究竟是什么
- 《不可能的技艺》8:可能的技艺(完)
- 问答:成就挣钱、主动挣钱和被动挣钱
- 问答:创造力强是由什么决定的?
- 特别放送:巅峰表现的配方
-
《量子力学》专题(34讲)
- 你可能已经听过不同版本的量子力学版本,量子力学已经是一个文化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体验角度。这个专题,是最本源的角度。
- 量子力学1:诡秘之主
- 量子力学2:孤单光量子
- 量子力学3:原子中的幽灵
- 量子力学4:德布罗意的明悟
- 量子力学5:海森堡论不确定性
- 量子力学6:薛定谔解出危险思想
- 量子力学7:概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
- 量子力学8:狄拉克统领量子电动力学
- 量子力学9:世间万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
- 量子力学10:全同粒子的怪异行为
- 量子力学11:爱因斯坦的最后一战
- 量子力学12: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?
- 量子力学13:鬼魅般的超距作用
- 量子力学14:波函数什么都知道
- 量子力学15:用现在改变过去
- 量子力学16:你眼中的现实和我眼中的现实
- 量子力学17:猫与退相干
- 量子力学18:道门法则
- 量子力学19:宇宙如何无中生有
- 量子力学20:量子通信祛魅
- 量子力学21:量子计算难在哪?
- 量子力学22:量子佛学
- 量子力学23:物理学的进化(完)
- 量子力学番外篇:物理学家的冷笑话
- 量子力学番外篇2:这个宇宙的物理学并不完美,而这很值得庆祝
- 问答:量子力学为啥叫“力学”?
- 问答:为什么“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?”
- 问答:有违反宇宙规律的粒子存在吗?
- 问答:宏观与微观的界限在哪?
- 问答:会不会一切早已确定?
- 问答:科学研究“真相”吗?
- 问答:如何证明“真随机”?
- 特别放送:极简量子力学(上)
- 特别放送:极简量子力学(下)
-
《科学思考者》专题(32讲)
- 人通常会有哪些思考误区?普通人思维的弱点是什么?什么才叫独立思考?批判性思维的起点、基本功、高阶硬功夫和思考边界都是什么?有哪些思考工具、思维方法可以检验?这个专题为你系统呈现。
- 科学思考者1:谁需要思考?
- 科学思考者2:别指望奇迹
- 科学思考者3:满腔热忱,一厢情愿
- 科学思考者4:圈里的人和组合的人
- 科学思考者5:人生不是戏
- 科学思考者6:我们是复杂的,他们是简单的
- 科学思考者7:批判的起点是智识的诚实
- 科学思考者8:立场、事实和观点
- 科学思考者9:语言、换位和妥协
- 科学思考者10:怎样用真相误导
- 科学思考者11:三个信念和一个愿望
- 科学思考者12:奥卡姆剃刀
- 科学思考者13:我们为什么相信科学?
- 科学思考者14:演绎法和归纳法
- 科学思考者15:科学结论的程序正义
- 科学思考者16:优秀表现需要“综合了解”
- 科学思考者17:生活中的观察和假设
- 科学思考者18:拒绝现状,大胆实验
- 科学思考者19:“公平和正义”的难题
- 科学思考者20:怎样从固定事实推测真相
- 科学思考者21:神来之类比
- 科学思考者22:两条歧路和一个心法(完)
- 问答:参加足球运动能训练思考能力吗?
- 问答:如何破除“故事思维”?
- 问答: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法的区别在哪?
- 问答: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吗?
- 问答:社会科学是不是“科学”?
- 问答:想知道西洋参是否有功效,该怎样调研?
- 问答:“曼德拉效应”是怎么回事?
- 特别放送:如何成为一个科学思考者(上)
- 特别放送:如何成为一个科学思考者(中)
- 特别放送:如何成为一个科学思考者(下)
-
《噪声》(9讲)
- 《思考,快与慢》作者丹尼尔·卡尼曼新作。怎么做出科学决策?卡尼曼提出了一套极为郑重的判断思维方法。
- 《噪声》1:精确理解你的判断
- 《噪声》2:三类偏差
- 《噪声》3:稳定发挥出来的波动决策
- 《噪声》4:判断力的边界
- 《噪声》5:为什么流程比人强
- 《噪声》6:有谱才能靠谱
- 《噪声》7:集体决策必须讲卫生
- 《噪声》8:怎样做好重大决策
- 《噪声》9:判断力批判
-
给 stakeholder(21讲)
- 你是某一项事业的利益攸关方,是持股人,有控制权。你可以在你说了算的事情中发挥一个好的作用。那个事情越大,你的责任就越大。
- 暴力在边缘
- 代孕的伦理:我们担心的到底是什么?
- 2021年一定会发生的五个科技突破
- 新冠:科学家的大反击
- 精英社会的矛盾
- 大人物不走直线路径
- 谢家华的人生经验
- 技术、国家、生物和公司的存活率问题
- 到底什么叫“内卷”?
- 困在奖励里
- 社会为何非得是这样的
- 有组织打败无组织,敏捷组织超越传统组织
- “利润”究竟是什么
- 科学家和大局观
- 到底什么是“中国的”?
- 贸易的逻辑
- 突破辉格史观
- 如果想法挖掘越来越贵……(下)
- 如果想法挖掘越来越贵……(上)
- 中国供应链到底有多厉害?
- 现代化的逻辑
-
给 player(36讲)
- 你不见得能管别人的事儿,但是最起码对自己的命运有掌控感。你拒绝接受别人的安排,总是想琢磨琢磨规则,看看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决策。
- 你要小心和菜头这个人
- 祝君四种好运
- 小折腾
- 最优解时代
- 不可堆积因素
- “想要”还是“喜欢”:什么是上瘾
- 编程中的道
- 一个策略式测谎方法
- 发现效率的眼睛
- 像高手一样使用你的计算机
- 一个人工作,十九个人围观
- X 因素
-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解读:为什么拍卖需要设计?
- 取得权力的四个手段
- 录取侧思维
- 思维是平的(上)
- 思维是平的(下)
- 排序不等式
- 特别放送:重新发现佛学
- 做什么能提高智商?
- 外部因素、自身因素和“构建”因素
- 《生活黑客》序言:摩登修炼者
- 策略思维模式
- 初学者之心
- 通才论
- 特别放送:科学作家的理想
- 全覆盖级的读书
- 平价的奢侈品
- “找亮点”解决问题法
- “望梅止渴”、“斯托克代尔悖论”和“认知再评估”
- 秘密项目
- 你和你的渴望
- 决策是一门技能
- 五种“催化式”说服法
- 两倍速的世界
- 能用愚蠢解释的,就不要用恶意
-
给 informed citizen(32讲)
- 如果必须接受这个局面,最起码你要明白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儿。
- 原生家庭、天生智商、终身学习:到底都有多大用?
- 日用而不知的难题
- 婚纱照和公关照
- 但是人终将老去
- 严肃说UFO
- 对协调的信仰
- “苦”没有价值
- 学下棋最好的时间是童年,其次是现在
- 叙事的较量
- 获得性学者症候群
- “量子隧道效应”的新谜题
-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吗?
- 晚明生活美学,你受得了吗?
- 现在句号有精微含义。
- 「十分伶俐使七分」的自控力
- 支持平静生活的物理定律
- GPT-3:一个令人震惊的人工智能模型
- 我们为什么打比方
- 社会科学的科学问题
- “递弱代偿”和民间哲学家
- 为什么荒诞作品让人更爱国
- 统治的技术和被统治的艺术(下)
- 统治的技术和被统治的艺术(上)
- 一个常数的谜团
- 义和团的细节
- 特别放送:悖论的启示
- 今天的华为是什么水平?
- 华为是中国公司吗?
- 伯克森悖论
- 大人物为什么没意思
- 问答:伯克森悖论和幸存者偏差的区别是什么?
- 视角的哲学和眼睛的实验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